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用青春力量助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7月12日,韦德(中国)体育“守边固防,兴村筑梦”实践支队与云南警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前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卡场镇黑河村,围绕产业经济、边境安全和民族团结三大主题开展专题调研。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团主席李志军,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副镇长丹静带领云南警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明珍教授等师生,与艺术与传媒学院李昂易、谭帅阳、陈中雪、赵双权、宋旻、谢金豆同学参与的实践支队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此次调研,艺术与传媒学院学子在实践中践行使命,用专业所长赋能边境发展。

集体合影留念
聚焦产业经济:用专业智慧探寻增收路径
调研首站,联合团队与黑河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余雄联展开座谈。余雄联详细介绍了村庄产业发展现状,全村以坚果、苹果等农作物自产自销为主,党员带头参与产业建设,村民生活稳定。
座谈会上,当地茶叶产业缺乏专门企业对接、附加值较低的问题引起了实践支队的重点关注。队员们结合专业优势,积极思考解决方案,初步设想后续对接盈江县茶叶企业,探索“院校 + 企业 + 村集体”的合作模式,助力茶叶品牌打造与产业链延伸,为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贡献青春智慧。



座谈过程
筑牢边境安全:以实践行动助力固防建设
黑河村与缅甸接壤,是省级“强边固防”示范村,创新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了治安防控、信息上报“全覆盖”。但“部分村民小组与黑河村中心道路不通”的问题,给边境防控带来一定影响。
实践支队队员们认真倾听云南警官学院陈明珍教授关于联动边防力量与地方政府优先推进临界区域道路硬化的建议,深入了解基层基础、治安防控、大调解“三大体系”运行情况,对村庄在抵制非法传教、“扫黑除恶”中构筑的前沿阵地建设有了全面认识,也更加明确了边境安全对于村庄发展的重要意义。



调研过程
深化民族团结:用青春视角感受同心力量
黑河村聚居着傈僳族、景颇族、汉族三个民族,民族团结是村庄发展的“压舱石”。实践支队队员们实地查看了村文化活动地、民族团结宣传栏等阵地,亲身感受村庄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群众大会”等活动凝聚共识,借助“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强化思想引领的良好氛围。
队员们被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的景象所打动,深刻体会到边境地区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同心协力,也为后续整理民族团结案例、提供可复制的“互嵌式发展”经验积累了丰富素材。

民族团结宣传栏



劳作村民
凝聚青春力量,共谱振兴华章
此次联合调研,实践支队队员们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全面掌握了黑河村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民族团结领域的发展现状与现实需求。艺术与传媒学院队员们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充分发挥学院的专业优势,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推动茶叶产业对接、协助优化网格化管理、整理民族团结案例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合影
未来,艺术与传媒学院将继续鼓励学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青春之力守护边境安宁、助力乡村振兴,让“守边固防”的根基更牢,让“兴村筑梦”的愿景照进现实,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图文编辑:李昂易 蒋洁
排版编辑:晏英豪
初审:王健
复审:何思敏
终审:李文波
2025年7月17日